(武汉,2025年7月16日) 近日,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决赛在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及相关单位的精心组织下,于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成功举办。本届大赛以“上好电工课”为核心,吸引了全国102所高校的157位教师参与角逐。经过激烈比拼,50余名优秀选手从区域选拔赛中脱颖而出,晋级决赛现场,共同展示电工学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探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新路径。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赛事重要承办力量,为大赛提供了有力支持。
聚焦教学创新,展现时代风采
本届大赛紧扣国家教育发展脉搏,聚焦一流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革命,着力强化课程思政内涵挖掘,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检验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新水平。参赛教师在赛场上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前沿的教学理念。他们积极将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现代技术融入教学实践,巧妙地将电工学中抽象的理论概念转化为直观生动的教学场景,实现了教学方法的AI赋能革新。同时,教师们注重将科学家精神、工程伦理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有效提升了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协同育人效果。经过严格评审,大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5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40名。
隆重颁奖,共话未来
7月13日上午,大赛颁奖典礼在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沈革武出席典礼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以及参赛教师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祝贺。沈校长强调,此类高水平的教学竞赛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举措。青年教师的精彩表现,为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武汉理工大学及继续教育学院深感承办此次全国性竞赛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校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旨在为全国电工学教师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互鉴平台。
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王志功教授在讲话中,对大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期望赛事能持续深化教学创新、提升育人实效、强化互学互鉴,进一步拓展竞赛影响力,助力高等教育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吴建强教授高度评价了本届竞赛的三大特色:鲜明的AI赋能教学、广泛的辐射影响力以及深度的产教融合,充分肯定了竞赛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打造重要平台,推动成果转化
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工学课程教学竞赛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竞赛的重要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赛事已成为全国高校电工学领域青年教师展示教学才华、交流先进经验的核心平台,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等方面成效显著。
作为承办方,武汉理工大学及继续教育学院后续将持续推动本次电工学教学竞赛的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组织经验分享会、优秀教学案例推广等多种形式,促进获奖教师的先进理念和创新方法在更广范围内传播,推动教学创新与课堂革命的深度融合,为加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理工力量”和“继教智慧”。
武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