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武汉纺织大学牛仔技术研究中心易长海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还原染料的电化学还原关键技术及其在牛仔产业的应用”,成功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被一致认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项突破性绿色技术的成功鉴定,标志着武汉纺织大学在推动纺织产业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也为武汉纺织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未来服务产业技术升级、开展高端人才培训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内容基础。
聚焦痛点:破解牛仔染整绿色难题
传统牛仔产业中还原染料的使用长期受困于高能耗、高污染、车间环境恶劣等痛点,严重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关键瓶颈,易长海教授团队联合武汉大学、佛山市马大生纺织有限公司,历经多年攻关,成功研发出还原染料的高浓度直接电化学还原关键技术。该技术核心在于:
显著降耗减排: 大幅降低生产能耗,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
颠覆环境改善: 从根本上改善生产车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人健康。
提升质量效率: 提高染料利用率,提升牛仔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品质稳定性。
本次评审会专家阵容强大,由江南大学付少海教授、西安工程大学孙润军教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朱北娜教授级高工、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尹耐冬教授级高工、大连工业大学郑来久教授、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许光明教授级高工、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倪俊龙教授级高工组成专家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处长冯丽,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冯军,武汉纺织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院长吕永钢出席会议。
评审过程中,专家们观看了车间应用视频,听取了课题组关于技术原理、研发历程、实验数据及产业应用前景的详细汇报,并围绕技术创新性、稳定性、可行性及市场推广进行了深入质询和讨论。经过严谨评审,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电化学还原染整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牛仔产业应用前景广阔,兼具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环保价值,对推动牛仔产业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此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获得,不仅是对易长海教授课题组科研实力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武汉纺织大学在纺织科技前沿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望引领中国及全球牛仔产业走向更环保、可持续的未来。
作为连接学校科研优势与社会、产业需求的重要桥梁,武汉纺织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将持续关注此类重大创新成果。学院将积极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训、技术推广服务、产业资源对接等方面的平台优势,探索将该绿色染整技术纳入相关高端培训课程或产业研修项目,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赋能牛仔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纺织行业的可持续未来贡献“纺大智慧”与“继教力量”。
武汉纺织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