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马学子进通山:红色热土激荡青春动能
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马学子进通山:红色热土激荡青春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22 12:26:43         点击:0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何杨华 金玉枝 王佳仪) 近日,通山县厦铺镇冷水坪村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的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马工程”学员组成的宣讲实践团队。他们依托学院实践育人平台,深入这座红色底蕴深厚的村庄,通过红色教育、调研座谈、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生动演绎了红色传承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的崭新图景。

红色课堂扎根乡土,精神基因代代传

在村委会活动室内,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青马学子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案例,向村里的孩子们生动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红色故事分享会,则聚集了驻村书记、村“两委”干部、老党员及村民代表,共同追忆峥嵘岁月。活动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合唱响彻村庄,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村民心田。
村中心道路旁,一幅崭新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彩色墙绘格外醒目。这幅由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子参与构思的作品,巧妙融合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精神谱系与村庄的美好发展愿景,不仅扮靓了村容村貌,更成为村民日常接受教育的“露天课堂”,让红色精神在乡土沃土上代代相传。

聚焦振兴共话发展,基层经验相互启迪

围绕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马学员与冷水坪村“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展开了深度交流。驻村第一书记汪洋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发展实践: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产业筑基、民生为本”的路径。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引入电商拓宽农产品销路,创新实施“党员积分制”激活组织活力,并同步推进村道硬化等民生工程。他特别强调,乡村振兴绝非“空中楼阁”,必须脚踏实地,用沾满“泥土味”的真情换取“人情味”,用实实在在的“实干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驻村选调生、同时也是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校友的何杨华,则分享了宝贵的基层工作心得:从校园到乡村的转变中,通过组织冬季送温暖活动拉近与村民距离,运用“拉家常”结合“讲道理”的方式有效破解了移民拆迁等难题。这些扎根泥土的鲜活实践,为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学子们提供了生动的基层工作教科书。

多元服务落地见效,青春温情暖民心

针对夏季野生菌中毒高发的风险,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爱心支教组专门为村内儿童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课程。通过知识讲解、案例分析、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掌握辨别毒菌与防范风险的关键技巧。“开启记忆魔法屋”课程则运用趣味游戏传授高效记忆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玩乐中提升学习能力。
乡村振兴调研组与医学科普组的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员,聚焦村庄发展核心需求,系统梳理了村民对特色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详细整理了产业进展与未来规划,最终形成了一份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报告运用数据图表与真实故事,生动展现了冷水坪村在红色文化传承、绿色产业培育、乡村治理创新等多维度的探索成果。
活动期间,学子们还组织了包饺子活动,慰问村里的老党员和村干部。在充满烟火气的氛围中,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青年与村民的心贴得更近,青春力量与淳朴的乡土温情实现了深度交融。

此次由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的青马学子进村实践活动,不仅为冷水坪村的红色文化传播注入了新活力,为乡村发展规划贡献了青年智慧,更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这片浸润着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上,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的青年们正与乡村共同成长,奋力书写着青春报国、振兴乡村的动人篇章。

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