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5 至 22 日,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彭育园率团访问瑞典、芬兰,携继续教育学院等多部门力量拓展北欧合作版图,在智库协作、校际合作、招才引智及产教融合等领域取得多项实质性突破,为学校国际化发展开辟全新路径。此次出访系学校近 20 年来官方代表团首次北欧之行,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国际化办学的重要载体,深度参与多项合作议程,推动继续教育领域国际协同迈上新台阶。
6 月 16 日:瑞典首站开启智库与产才合作,继续教育学院融入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表团首站访问瑞典 “一带一路” 研究所,该研究所由席勒研究所与瑞典瑞中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是国际知名智库。双方围绕 “一带一路” 倡议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重要意义,以及中西方对 “可持续发展” 内涵的不同理解展开深入探讨。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在会谈中介绍了学院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培训项目与智库资源,双方签订《关于共建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明确继续教育学院将依托中心平台,开展国际人才培训与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当日下午,代表团与瑞典瑞中合作促进会会晤,就借助其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招才引智工作达成共识,继续教育学院同步推介了面向北欧青年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项目,吸引多方关注。
6 月 17 日:瑞典林雪平大学科研对接,继续教育学院参与联合实验室规划
代表团到访瑞典林雪平大学,在化学物理及材料学院教授陪同下,参观二维材料实验室、半导体薄膜实验室等科研场所,双方初步达成共建联合实验室意向。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在交流中提出,可依托联合实验室资源,开展 “产学研用” 一体化的继续教育项目,为企业技术骨干提供定制化培训。随后,代表团举办小型人才招聘会,继续教育学院就 “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海外人才研修计划” 等政策进行专项宣讲,吸引众多中外青年学子关注,为学校引才工作注入新动能。
6 月 18 日: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深化合作,继续教育学院重启多项国际项目
作为学校北欧重要合作伙伴,代表团与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在疫情后首次会面,续签校际合作备忘录,重启战略伙伴关系。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对方院校签署 “共建中芬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互派教师研修交流”“互派学生交流” 三项协议,重点推进继续教育领域的师资互聘、学分互认及创业孵化合作。在参访 “博特尼亚科技园” 时,继续教育学院代表深入调研芬兰高校与企业深度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为学院未来开展 “双元制” 职业教育项目积累实践经验,助力交叉学科实验室建设及产教融合机制创新。
6 月 19 日:哈格哈里亚大学开启绿色技术合作,继续教育学院赋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代表团访问哈格哈里亚大学,围绕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研发展开交流。基于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独特性,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哈格哈里亚大学继续教育部门签订专项合作备忘录,计划联合开发 “绿色技术应用” 国际研修课程,面向行业从业者开展短期培训与学历继续教育。此举标志着双方全方位开启师生学术交流、国际科研合作新篇章,为继续教育领域的跨国协同育人树立典范。
6 月 20 日:中国驻芬兰大使馆与赫尔辛基大学行程,继续教育学院助力文化科技融合
6 月 20 日上午,代表团访问中国驻芬兰大使馆,彭育园书记介绍学校与芬兰高校合作情况时提出在芬兰新建孔子学院的计划,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拟依托孔子学院平台,开展中文国际教育、中芬文化交流培训项目,该提议获使馆文教科处参赞李保荣的充分肯定与支持。当日下午,代表团访问赫尔辛基大学,并在芬兰华人科技联合会协助下举办人才招聘会,继续教育学院现场宣讲 “海外人才学历提升绿色通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等引才政策,进一步扩大学校在北欧地区的人才吸引力。
出访意义:继续教育学院成为国际化发展重要支点
此次北欧之行不仅重续学校与老伙伴的合作,更通过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深度参与,拓展了 “智库研究 - 科研合作 - 人才培养 - 产教融合” 的全链条国际合作模式。继续教育学院作为学校连接产业与国际教育的桥梁,其 “职业教育国际化”“终身学习体系国际化” 等实践,为学校学习北欧先进的产教融合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提供了落地路径,对推动学校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委教师工作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随团出访。
湖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