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长江大学:学深做实八项规定 “小切口”撬动校园“大变化”
长江大学:学深做实八项规定 “小切口”撬动校园“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07-24 13:12:58         点击:0

“个别路口,别说车过不去,人走都费劲!”曾经,长江大学校园内的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让师生们“怨声载道”。然而,这一难题近期却悄然化解。这一显著变化,正是长江大学及其继续教育学院等二级单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并将其成果转化为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实际行动的一个缩影。从解决民生小事到推动学校发展大计,长江大学通过建台账、出实招,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作风建设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一、 精简高效:会议新风带来决策“加速度”

“我准备了183页PPT!”“抱歉,只能安排您半小时发言。”在5月26日长江大学的校长办公会上,石油工程学院院长宇波努力争取更多汇报时间,但最终仍被严格控制在半小时内。

“好,按规定办。”宇波院长欣然接受。

作为会议议题之一,半小时的汇报摒弃了冗长总结和面面俱到,直击核心,干货满满。汇报结束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高效决策留足了时间。

这正是长江大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关于精简会议活动要求的具体体现。学校明确要求办会部门压缩时长,会前充分沟通酝酿,杜绝临时动议、泛泛而谈的会议。

当然,并非所有会议都在“瘦身”。事关学校核心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工作会”(约两周一次)就雷打不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一流学科突破”每次汇报都让牵头部门负责人倍感压力,因为会议核心就是“听进展、查举措、要实效”。这种聚焦关键、注重落实的会风,正是长江大学及其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转变作风、提升效能的生动写照。

二、 引育并举:精准施策激活人才“蓄水池”

人才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以来,长江大学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学习教育集中整治重点台账,精准发力破解瓶颈。

“往年引才困难的学院,目前已公示35人,签约8人。”谈到今年的新教师引进,该校人力资源部部长杨文星难掩喜悦。

过去,人才引进存在“一刀切”问题。为此,长江大学通过增设人才岗位、优化评审条件等举措,完善制度保障,实现精准引才,为一流学科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仅今年上半年,学校已签约国家级人才1人,另有3人启动入职程序;公示“长大学者”岗位人才132人,其中已签约89人、报到74人。这些人才资源的补充,也为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等各教学单位提升师资力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引得凤凰来”更要“留得凤凰栖”。6月初,校长刘勇胜在武汉校区与能源学部近40位青年教师座谈。从财务报销、生活办公环境,到实验室平台建设、人才评价体系,青年教师畅所欲言。学校随即梳理问题清单,迅速反馈至8个相关部门限时解决。这种务实、贴心的关怀,是学校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服务一线教师的直接体现。

学校层面发力,学院层面也迅速跟进。近日,石油工程学院与系所双轨制机构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标志着该院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学科研效能的机构改革正式落地。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同样在积极优化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将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日常办学之中。

三、 学查改一体:作风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服务师生的具体行动,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助力学校决胜一流学科建设贡献力量。”长江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平强调。

从整治电动车乱象到提升会议效率,从精准引才到贴心育才,长江大学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引领,以一个个具体的“小切口”改革,推动着校园管理和工作作风的“大变化”。这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效,不仅优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管理效能,更为包括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内的全校各单位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作风基础,展现了新时代高校担当作为的新风貌。

长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